厦大文化讲堂:蔡德贵演讲儒学与巴哈伊信仰的比较
2012年, 11月16日下午, 厦门大学图书馆宣传月专题讲座(3)如期在图书馆区域资料中心举行,本期讲座由蔡德贵教授围绕“儒学与巴哈伊信仰的比较”展开,从“中国是未来之国”(梁启超)谈起,比较巴哈伊与道家和儒家的和谐思想, 介绍百年来学界和政界对巴哈伊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巴哈伊的和谐思想。
蔡德贵教授现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孔子学会理事, 北京大学巴哈伊文献研究中心顾问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和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已主编、撰写《阿拉伯哲学史》、《东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犹太卷》、《季羡林年谱长编》、《儒学与巴哈伊信仰比较研究》、《清华之父曹云祥》等著作。
讲座伊始,蔡教授从百余年前的戊戌政变说起,分析了当时国内外对当时中国社会的看法。 就是在那个万马齐喑的情境下,一个觉醒的中国人--梁启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中国是未来之国”。与此同时,在西方同样也出现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阿博都•巴哈。由此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本次讲座的主题巴哈伊教。
蔡教授博古通今, 对于巴哈伊信仰造诣颇深,所以讲起这一个对于大家而言稍显陌生的宗教话题时也是深入浅出信手拈来, 大家也就跟着他的思维在学术的海洋中肆意徜徉。追本溯源,蔡教授从古埃及文明和犹太教讲起,再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巴哈伊教的起源,这对入我们更好地理解巴哈伊教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之后,蔡教授又详细地介绍了巴哈伊教是如何被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儒学产生交集的, 它不仅在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进程中产生了不小的助力,而且在清华大学的发展中也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 到了现代,巴哈伊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态势依然良好,在中国的信徒也有所增加,其特殊的教义和运行规则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在场观众向蔡教授提了一系列与儒家文化和巴哈伊教相关的问题,蔡教授也一一给予了耐心解答,令出席的学生和老师收获良多。
演讲视频见YOUKU:厦门大学文化讲堂:儒学与巴哈伊信仰的比较
上一条:第二届宗教经典翻译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青岛举行(2013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