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随着一个世界新文明的日渐成型,当前的社会秩序正面临着深刻的挑战,经历着意义深远的转型。在此背景下,发起并参与旨在推动社会转型和文明进步的公共探讨显得尤为迫切。全球文明研究中心致力于协助中国同胞参与有关社会发展与文明建设的全球性探讨,此类探讨源于巴哈伊社团在世界范围所参与的与社会进步相关的公共对话。巴哈伊社团参与的此类对话,层次丰富,形式多样,从基层村民会议,到国际性学术研讨会和公共会议,直至参与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主办的公共探讨,不一而足。在与世界各地的学术机构、社区组织、非政府组织、政府机构以及联合国机构一道共商如何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巴哈伊社团一直致力于探寻有效的途径,以协助个人与社会团体参与并推进公共探讨的深入开展。

 

历史背景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是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学术界与中外巴哈伊社团成员相互交流的结晶。巴哈伊与中国思想界之间的对话--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早在19世纪10年代,杜亚泉等中国学者就开始关注巴哈伊信仰(时称“波海会”),认为其倡导的世界和平与宗教和谐原则不仅符合时代需求,而且契合中国传统。胡适、周作人等新文化运动领袖也熟悉巴哈伊思想,并在其著作中有所提及或引用。

 

进入19世纪20年代以来,在清华校长曹云祥、农业专家廖崇真以及美国旅华记者玛莎•鲁特(Martha Root)等人的译介、宣传和推动下,巴哈伊信仰在中国有过较大发展,产生过广泛影响。中国政界和学界的一些杰出之士对巴哈伊思想有所了解,有的还做过深入研究。孙中山对巴哈伊信仰的“世界和平”教义极为嘉许;邓洁民在北京尝试按照巴哈伊原则创建了一所国际大学;张仕章经过深入对比研究,指出巴哈伊信仰与基督教并不矛盾……民国女外交家颜雅清后来成为巴哈伊国际社团驻联合国办事处的三个创始人之一(1948)以及《联合国人权宣言》起草委员会主席埃莉诺·罗斯福的助手之一,为巴哈伊原则进入联合国关于世界和平、全球治理和两性平等的话语体系有过贡献。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和学术机构与巴哈伊机构和个人的交流合作日渐增多并不断深化。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与欧洲巴哈伊学者在中国和瑞士进行过多轮学术交流,在心理学和宗教学领域有过合作研究;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美国巴哈伊学者先后在北京和洛杉矶合作举办了三届“全球伦理”国际学术研讨会(Global Ethics Symposiums,1998,2002,2005),促进了中外学者在宗教研究和伦理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广了“多元一体”和“天下大同”的理念。此外,山东大学与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成立了巴哈伊研究中心,对巴哈伊信仰进行专门研究,发表了一系列学术成果。进入21世纪,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与澳门巴哈伊机构展开了学术交流,合办研讨会来探讨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2006)。为了进一步推动此类交流与合作,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于2007年在香港成立并注册为非盈利机构。

 

工作方法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在其开展的各类活动中贯彻一种协同探讨的工作方法,以推动公共话语的构建。我们所说的“公共话语的构建”,指的是针对某一专题而展开的、旨在对社会现实形成新认知的探讨与交流。此种公共交流与探讨的参与者来自多元的社会背景,但对所探讨的问题都秉持一种谦恭的学习态度,坦诚地表达疑惑并分享各自的认知与洞见,以求对某个公共领域的问题形成更加全面和连贯的理解和认识。开展公共话语构建的目的,在于将概念、经验数据和社会实践贯通起来,由此实现推动文明进步的长远目标。

 

尽管话语构建发生在思想层面,但也属于“磋商—行动—反思”这一更广泛的有机进程的组成部分。在“磋商—行动—反思”进程中,概念框架对社会行动施加着影响,而社会行动反过来也会因自身产生的知识而使概念框架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此类公共话语构建植根于“人类一体”的原则之中,以促进世界大同为终极目的。基于上述方法和认知,本中心致力于营造一个服务于公共探讨和交流的社会空间,让来自不同背景的人们得以在其中以谦卑和真诚的态度一道探究与人类福祉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

 

中心开展的各项活动,向不同社会、学科、民族和宗教背景的人士开放。虽然中心最初所受到的启发源自巴哈伊信仰的思想和社会实践,但其活动不具宗教性而纯属学术性质,并且欢迎来自不同信仰或学派的观点。另一方面,尽管我们的活动以研究、教学和思想交流为主,我们也坚信知识的生产与应用是一项人人能够且应该参与的公共活动。为此,中心努力倡导一种多元共融的探讨文化,既不带党派或宗派之见,也不受教条、争论和分裂之害。这种探讨应该发挥人的高尚追求,始终保持学习和求真的谦卑态度,既能鼓励参与者分享不同观点和意见,又能加强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活动类型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依照自身使命,主要从事两类相得益彰的活动。第一类活动主要指与我们的合作机构联合举办各类正式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会议、小型研讨会、学术讲座、研究项目和著作出版等。我们的合作伙伴多数为学术机构,也包括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宗教团体。截至目前,已经与中心建立长期交流或者正式合作关系的机构包括山东大学(1996起)、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2000起)、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2006起)、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2007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起)、北京大学(2012起)、广州大学(2012起)、尼山世界文明论坛(2014起)、华东师范大学(2015起)等。中心与上述机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研讨会于研究项目,其主题包括巴哈伊信仰的历史、教义、社团及其社会参与,科学、宗教与发展,宗教与社会和谐建设,宗教经典翻译研究与阐释学,精神教育,社区建设,社会发展,世界公民意识,全球治理以及“大同”思想等。关于中心成立以来参与的学术活动,详见“研究领域”和“学术动态”。

 

第二类活动主要包括与来自不同学科和社会背景的人士开展协作式讨论、学习和研究。此类非正式的探讨的目的在于是培养参与者的能力,使其能够参与构建一个不断完善的概念框架,以引导人们在中国语境下把精神原则和科学知识应用于建设一个全球性的新文明的过程。小规模、非正式的工作坊或讨论会是此类活动的常见形式,从中产生的洞见可被整理成为专题性的论文,以供进一步讨论之用。本中心2014年发表的《重新探讨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一文,即为其中一例(详见“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