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宗教的社会角色:一个开放性框架

 

当前,中国社会对宗教的兴趣在不断提升,各阶层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宗教实践并加入宗教团体。学者们也对宗教现象展开了研究,介入理论争鸣,以图理解宗教变化背后社会变迁的机制,而政府官员也在努力探索在中国社会环境下如何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然而,对宗教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一方面受到了宗教团体之间以及宗教界与非宗教界之间各执一端的教条主义的束缚,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当前流行的许多概念和理论的制约,这些概念和理论既无法充分解释中国的社会现实,也不能用来阐明全球性社会中宗教正在经历的深刻的结构变化。“探讨宗教的社会角色的开放性框架”项目,以开创一个公共交流空间为宗旨,邀请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士参与有关宗教的社会角色等一些重要问题的探讨,对各种被广泛认同的假说和理论加以质疑和研究,进而形成了一个阐述宗教如何为社会的和谐、健康和进步作贡献的新的概念框架。

 

本研究项目始于2012年6月中心组织召开的一次非正式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一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从巴哈伊信仰、中国文化和历史等不同视角重新思考“宗教”概念的含义。参会者的学科背景相当多元,涵盖人类学、宗教学、教育学、法学、语言学、艺术、性别研究、戏曲和阐释学等诸多学科和研究领域。会议结束之前,组织者要求每个参与者基于自己在会议期间获得的认识写下两、三小段关于宗教的文字。中心然后把这些文字材料收集起来,把其中所包含的丰富的视角整理成为一篇约一千字左右的短文,作为中心论述宗教的本质及其社会作用这个话题的初稿,取名为《重新审视宗教的概念:初步思考》。在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中心在多个城市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工作坊,邀请国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艺术史研究、古希腊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英语语言文学等学科和专业背景的学者对这份初稿中包含的思想展开探讨。参与这些工作坊的学者宗教信仰背景也很多元,既有无神论者,也包括巴哈伊、儒学、基督教、佛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和文化传统的追随者。参与者的思想通过这些探讨得到了激发,形成了如何改进《重新审视宗教的概念:初步思考》的想法。中心又对这些想法加以收集整理,并把它们整合到初稿之中。到了2014年十一月底,原来的初稿几经修改充实,逐渐演变成为《重新思考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一文。《重新思考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成稿以来,中心继续在多个城市邀请不同背景的人士开展多轮非正式的工作坊,以协助提升参与者参与宗教和社会话题的公共探讨的能力。

 

201504

 

从2016年起,中心将采用与上述类似的话语构建方法,对人性、一体、公正、知识和赋能等概念展开反思、探讨和研究,并探讨这些概念如何影响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学术成果

 

全球文明研究中心:《重新思考宗教的本质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澳门:新纪元国际出版社,2015年。

                                在线阅读    2015-11-25.pdf 

学术动态

 

宗教的社会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以色列海法召开(2011年12月)

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2010年9月)

以灵性教育为主导的新型教育观研讨会在澳门举行(2007年10月)

巴哈伊教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的思考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周庄召开(2007年9月)

追求内心和谐学术研讨会在青岛举行(2007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