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社会作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以色列海法召开

 

本文来源:佛教在线[中国宗教学术网](2012年01月06日)(文:李维建 图:曹中建)

 

2011年12月18日至21日,“宗教的社会作用”学术研讨会在以色列海法召开。 此次会议由巴哈伊世界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香港全球文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 有3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巴哈伊世界中心社会经济发展办公室的索娜·阿巴布女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曹中建先生分别致开幕词。由曹中建副所长率领的宗教所巴哈伊研究中心学术代表团一行五人参与了研讨会和会后的宗教田野考察。

 201112

 

研讨会在环境优美的巴哈伊世界中心举行。 学者们主要通过两个进路研讨宗教的社会作用: 一是总结历史经验,二是分析当代发展。巴哈伊教作为现代型的世界宗教, 在宗教的社会参与方面,正在全球开展广泛的实践,此次会议是观察与研究巴哈教伊社会参与的实践和经验的机会。

 

巴哈伊世界中心的道格拉斯·摩尔(Douglas Moore)先生, 以一位实践者的身份, 结合巴哈欧拉、 阿博都-巴哈、绍基·埃芬第等人的著作中的相关内容,讨论了他对宗教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理解。他认为,就宗教的社会作用而言,宗教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人类谋幸福;为达此目标,人类应该“决心去掌握那些能够促进全体人类的和平、幸福、欢乐、知识、文化、工业、尊严、价值和地位的一切工具”。宗教所巴哈伊中心副主任周燮藩研究员在题为《中国传统宗教的特征》的发言中,首先分析出中国传统宗教的四个特点:1、以祖先崇拜为核心;2、宗教与政治紧密结合;3、天人合一的宇宙图式;4、对外来宗教既有兼容性又有拒拆性。在此基础上,根据他对巴哈伊教的理解,他认为如果能够适当考虑中国宗教的传统特点,对于未来巴哈伊教在中国的发展, 应保持谨慎的乐观。香港全球文明研究中心的麦泰伦博士,发表了题为《巴哈伊信仰的发展(1844年至今):关于一种现代宗教社团的研究》。 他通过对巴哈伊教发展的历史进行分析, 认为巴哈伊教“把来自各种各样的不同的人民团结在一起,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美好的未来,那就是 ‘世界大同’”。 宗教所王宇洁博士则试图就一神教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进行反思。她在对同属于 “亚伯拉罕” 宗教系统的几大一神教、包括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这几个宗教在中国传播发展, 并与中国社会互动的历史叙述,以及当代的处境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指出外来宗教要在一个新的环境生长, 必然面对着如何处理与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如何处理与政治的关系、如何处理外来信徒与本地皈依者的关系等问题, 并提出巴哈伊教作为亚伯拉罕宗教体系中更为年轻的一员,它与其他一神教之间既存在差异,也存在相似之处。 因此,虽然巴哈伊教来到中国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与前三个宗教不同,但是此前的几大宗教在中国的历史, 或许对它以后的发展可有一定的参考。宗教所李维建博士在题为 《传统、改革与背离:当代中国的宗教社会参与》的发言中,分析了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参与的路径他认为当前关于宗教社会参与的讨论, 不能仅以延续传统、 背离传统或者锐意改革来概括和总结;当前的宗教社会参与,不论意图如何,影响是正面还是负面, 都可视为中国宗教社会参与的一种探索,是一种必经的过程。全球文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宗树人博士, 在题为《巴哈伊信仰在大陆、台湾和香港的发展模式》中, 通过分析巴哈伊教在两岸三地的发展模式, 认为随着中国大陆的政策的逐渐开放,巴哈伊教将会面临一定的机会,同时也会遭遇挑战。他建议,巴哈伊教应该变传统的“教区建设” 为 “社区建设”。以 “社区建设” 作为“中国巴哈伊社团的核心过程,尽管它还处在初始阶段, 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实践方式, 但是它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不仅能够促进中国巴哈伊社团自身的发展, 还能为中国的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宝贵的服务。 确实, 它完全体现了巴哈欧拉对信徒的训诫:‘服务全人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晏琼英女士围绕《积极调适: 以巴哈伊教个案看中国当代政教关系》作了发言。 她认为, 就政治与宗教的关系而言, 必须认识到中国与西方不同的传统和历史,在 “政主教从” 的基本框架下, 政府对身份认同的要求、 政府管理模式和思路与历史传统有密切关联。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主动调适,保持与政府和社会的积极互动,同时保持灵性生命的提升是巴哈伊教在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

 201112 2 

巴哈伊世界中心的多位知名人士, 参与了此次研讨会, 并贡献了他们的精彩观点。 世界正义院成员 法赞·阿巴伯博士、斯蒂芬·柏克兰先生、 佩曼·摩哈吉尔博士、 乌兰萨坎·巴阿塔尔女士,以及巴哈伊世界中心其他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了会议。

 

研讨会结束后,宗教所学术代表团在会议组织方巴哈伊世界中心的安排下, 在海法和阿卡进行了巴哈伊教的田野考察。

 201112 3

 

代表团首先参观了海法的巴哈伊世界中心, 包括巴哈伊国际档案馆、国际传导中心大概等建筑, 拜谒了巴布的陵墓。巴布陵墓所在的巴哈伊世界中心阶梯花园,又被称为巴哈伊花园, 位于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 巴布陵墓依卡梅尔山而建,共有18层阶梯。离花园轴线台阶最近的两侧, 对称装点着草坪、花床、灌木以及一些人工装饰。从阶梯花园的上层向下看 ,海法市的美景尽收眼底。 巴哈伊花园没有一般宗教陵园的森严肃穆,也没有世俗花园的喧嚣俗艳。整个花园给人一种静谧、 平和、 包容的感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认为,巴哈伊圣地呈现出的虔诚氛围, 让参观者的心灵得以净化, 恰到好处地体现出圣地的精神。再加上依山而建的奇特设计,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巴布的陵墓位于阶梯花园中。巴布(1819-1850)是波斯的一位年轻商人, 被巴哈伊教视为先知、巴哈乌拉的先驱和巴哈伊教的创始人。他的陵墓也被视为巴哈伊教仅次于巴哈乌拉陵墓的第二圣地。

  201112 4

 

巴哈乌拉(1817-1892)是巴哈伊教的实际创立者,被巴哈伊视为最重要的先知。他原是波斯的贵族,1852年因参与巴布起义而被当时的波斯政府逮捕后,相继囚禁和流放于现在的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和以色列,终老于阿卡。

 

1867-1892年,巴哈乌拉在奥斯曼帝国靠近地中海东部沿岸的小城阿卡(现在属以色列),生活了25年,因此该城被巴哈伊看作最重要的圣地,阿卡的多处圣迹均与巴哈乌拉的活动有关。代表团依次参观了阿布德屋(Abbud House)、马兹拉伊屋(Mazraih house)、巴基(Bahji)、里德万花园(garden of Ridvan)等。

 

巴哈乌拉初到阿卡后,被囚禁于阿卡监狱。六年后被释放,软禁于阿卡老城一处名为阿布德屋的房子里。他在此居住,并写了巴哈伊教最重要的经典《至圣书》。1877-1879年,他又被转移至阿卡西北部一处名为马兹拉伊的屋子里居住。代表团也考察了这处住所。

  201112 5

 

巴哈乌拉生命的最后13年在阿卡北部郊区一处名为巴基的地方度过。现在,这里建有他的陵墓,周围是巨大、肃穆、整洁的波斯风格的花园,成为巴哈伊教最重要的圣地。巴基作为巴哈伊教最神圣之地,是所有巴哈伊每天礼拜时的朝向之所。

 

另外,阿卡郊区还有一处叫做里德万的花园,是巴哈伊为纪念巴哈乌拉在巴格达里德万花园囚禁的历史。此花园早在1875年已被巴哈伊租下为巴哈乌拉所用。现在,这处花园已被买下,作为巴哈伊教的一处圣地。整个花园小桥流水,绿树红花,建设得清秀雅致,独具特色。

 

以色列是世界宗教之国,当今著名的世界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巴哈伊教,还有犹太教,都产生在这里。借此机会,除巴哈伊教之外,代表团还考察了以色列其他各宗教。

 

对宗教历史遗迹的参观和现状的考察,加深了学者们对宗教的历史与现实的理解。将书本中的知识与现实中的宗教两相对照,学者们不但体验到中东错综复杂的宗教历史的久远深遂,更在头脑中构建出鲜活的当代宗教形象。这无疑会促进学者们以后的宗教研究。

 

上一条:第一届宗教经典翻译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穗举办(2012年5月)

下一条:巴哈伊教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召开(2010年9月)